
- 作者:
- 来源:
- 日期: 2015-05-07
- 浏览次数: 4080次

由于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广东银毫停铸,直到1918年一战后期,由于原料供应形势有所好转,加之前期所铸银毫损耗很大,所以国民政府决定恢复广东银毫的铸造。
从1916年袁世凯被推翻开始,中华民国进入军阀割据时期,直到1927年“宁汉合流”中国逐步走向形式上的统一。期间各地方政府、军阀势力以及不法商贩为了谋取利益,大量私自仿铸广东银毫,导致这时期的广东银毫形制五花八门、成色良莠不齐、假币泛滥成灾,如同当时正处于军阀混战中的全国形势。
中华民国七年广东银毫
此时币厂为西南军阀唐继尧、陆荣廷控制。民国七年龚政接任造币厂厂长,与大商户借款筹集铸本,重铸双毫银币,成色较前期降低,获利丰厚,并以此作为两广军费的主要来源。就目前来看民国七年双毫并未发现其他版别。
1.官版
2.私铸版
从民国七年开始,仿铸、私铸(即地方军阀等铸造的假币)的广东银毫开始出现。
也许是因为初次仿铸,而有所顾虑,最开始仿铸的银毫数量少、做工好、成色高。但其正面文字潦草;背面英文字体怪异,字母布局不均等使得其私铸特征一览无余。
中华民国八年广东银毫
1.官版
2.平行二版
同民国四年双毫一样,因其“贰”字两横呈平行状态,故名“平行二版”。
3.漳州版
4.异版
称为异版是因为目前还无法考证该版别具体出自何处。此版正面文字书法明显与官铸版不同,背面英文差异略小,成色较高。
5.私版
中华民国九年广东银毫
1.官版
2.平行二版
3.云南版
特点:背面“20”中纹饰呈点状,因其风格类似十年双毫中的云南版,所以暂用此称谓(云南版的由来请见十年银毫中的详细介绍)。
4.私版
该私铸广东银毫采用铜胎度银,更有甚者采用锡胎镀银,此时期的私铸币泛滥之甚可见一斑。
上一篇: 中华民国广东省造银毫(3.2)
下一篇: 中华民国广东省造银毫(2)
Copyright © 深圳欧比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030702001105号 ICP备案:粤ICP备2023030665号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
网站建设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