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深圳欧比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官网!
-www.oubiwang.com
深圳欧比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henzhen Oubiwang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我 们 竭 诚 为 您 服 务 !
评级查询: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News Trends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日期: 2015-04-02
  • 浏览次数: 5464
中华民国广东省造银毫(2) 第一阶段:独占鳌头

从民国元年开铸到民国四年第一次停铸(1912年至1915年),广东银毫以其简洁明快的设计,优良的成色,再加上处于政治经济要冲的优势一举成名。认同面的扩大使得广东双毫声名远扬,虽同时期福建、四川等地也有新的辅币问世,但由于或有满清遗风,或地处内陆等因素未能大量行用,所以同时期其他辅币对中国近代货币史的影响和民国广东银毫绝不可同日而语。
 
中华民国元年广东银毫
中华民国元年广东银毫开始铸造,分壹毫和双毫两种面值,其中壹毫并未正式发行,只有数枚样币存世,弥足珍贵。
壹毫背面中心图案为两把步枪、两把刺刀、两把军号、两面旗帜和一柄指挥棒(或权杖)由一条绶带捆扎成一团,象征着全军将士团结一致、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的艰难历程和历史功勋。
 

 
 
元年双毫目前共发现四种版别。
  1. < >
    特征:正面“贰”字第五画“提”左右粗细基本一致,“银”字倒数第二笔“撇”出头;背面“20”字样中间纹饰“纵”向排列。
  2. < >
    特征:正面“贰”字第五画“提”左粗右细,“银”字倒数第二笔“撇”不露头;背面“20”字样中间纹饰“横”向排列。
  3. < >
    特征:正面“贰”字第五画“提”左右粗细基本一致,“银”字倒数第二笔“撇”出头;背面“20”字样中间纹饰“横”向排列。即第一类的正面错配第二类的背面。
  4. < >
    特征:正面“贰”字第五画“提”左粗右细,“银”字倒数第二笔“撇”不露头;背面“20”字样中间纹饰“纵”向排列。即第二类的正面错配第一类的背面。

    前两种为正配,后两种属于错配。就个人所接触过的元年双毫来看,以上四种版别存世数量依次递减。
    中华民国二年广东银毫
    中华民国二年广东开始铸造壹毫,民国二年银毫暂发现版别。
  5. < >壹毫形制同双毫,由于铸造壹毫的利润率较双毫低,所以各年份的壹毫铸造量均小于同年份的双毫,这也是现在壹毫存世量比双毫少的主要原因。

    2.双毫
    A.官版

     
    B.漳州版
    暂时没有明确的文献资料证明该版别就是出自福建漳州,由于广大泉友均使用该称谓,所以笔者也引用该名称。民国二年以后的个别年份中也出现过风格类似的双毫,均暂称作漳州版。

    特点:背面“20”中纹饰较官版粗大。

    中华民国三年广东银毫
    中华民国三年,广东银毫进入第一阶段的高峰期。三年壹毫目前发现两个版别,双毫暂未发现版别。
    1.普通三年壹毫

    2.三年壹毫面混配二年壹毫背

    主要区别:红圈中纹饰的方向不同,三年壹毫背面为:下—上—下;二年壹毫背面为:上—下—上。

    3.双毫

    中华民国四年广东银毫
    中华民国四年,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原料供应紧张,壹毫停铸,双毫铸造量锐减,民国广东银毫进入第一阶段末期,目前四年双毫发现两种版别。
  6. < >
  7. < >
    细部特征:“贰”字两横呈平行状态,故名“平行二版”,另外字、体纹饰线条均比官版要纤细。

     
    19148月,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有参战国都以举国之力加入到了这场人类的浩劫中,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一战全面爆发后很快就被各国限制出口。由于缺乏原料,国内银币铸造被中断,广东银毫同样未能幸免。从开铸到第一次停铸,短短四年的时间广东银毫便能誉满江南,得到了广泛认可,同时作为国民政府第一种大量推广的银质辅币,广东银毫对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 深圳欧比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030702001105号  ICP备案:粤ICP备2023030665号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
返回顶部